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却没出大数学家,原因何在

华裔美籍数学家丘成桐,他是第一位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的华人得主,同时他也在哈佛大学担任了长达三十几年的教授。

晚年丘成桐回到国内,免费在清华大学授课,还开办了丘成桐数学班,为了培养中国更多的数学人才。

在一次公开课上,他谈到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年的历史都没有出过一个举足轻重的数学家。

对‬数学系统性的研究源于古希腊

“古代中国对数学的认识并不完整,只是碎片化的应用,而数学真正开始被系统性的研究是从古希腊开始。”“并且这些数学家还有很多不同的身份,他们同时也是科学家、哲学家、工程师等等。比如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他们对哲学的理解也很深。”谈到我们古代的数学家,丘成桐认为他们对数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说句实话,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主要还是解决一些小的数学问题,缺乏对数学系统性的研究。由于他们对数学宏观的认识,因此其中很少有人能被称之为大数学家。”

症结在哪

谈到中国为什么大数学家数量很少的原因,丘成桐教授的分析一针见血:“数学的关键在于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从古至今一般来讲都没有得到重视。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会去考虑构建数学的一个宏观架构,只是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因此数学很难得到好的发展。

丘成桐认为当下的问题在于数学领域我们出了一大批解题非常优秀的人才,却缺乏能提出好问题的人才。

“我们最擅长的点在于解决题目,去证明人家提出来的问题,但是我们很难看到由中国数学家提出的有意义的命题,供全世界的数学家研究证明。”

缺乏人文素养

丘成桐认为这和缺乏人文素养有一定关系,我们的科学家普遍缺乏人文素养。“我们的文学家有很多能做到王国维所说的望尽天涯路,但是科学家很少受到人文科学的影响,他们对自然科学没有太深的研究。

就以司马迁写的史记为例,他每次写完一个章节,后面总是跟着他一个全局性的看法,这个看法正是精髓所在。

我们出了很多应用数学家,专注于解决别人出的题目,不讲究一个宏观的看法。他们的优势在于把数学理论进行应用,但缺点在于无法找出具体问题以外的问题。

而要想成为一个真正能载入史册、影响数学发展的大数学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必须具备的素养,一定要走出只会解题的死胡同。”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牛顿之所以能给世界这么大的影响,正是因为他们对整个世界运行规律系统性的研究。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联系
联系
邮件

kbr@qq.com

扫码
扫码
返回顶部